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召开。瑞银证券中国互联网行业分析师熊玮日前发表专题报告指出,短期来看,面向企业AI智能体的服务中具备更强的变现能力,预计云和广告将是AI变现最为明确的两大领域;另外,垂直领域智能体有望比通用智能体更早变现;一些中国公司在AI视频生成模型的竞争中领先。
云厂商将受益于AI需求的快速增长
鉴于中国日新月异的AI行业格局,熊玮指出,注意到未上市公司和科技初创企业在AI变现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看好现有互联网企业。短期来看,AI在面向企业的服务中具备更强的变现能力,预计云和广告将是AI变现最为明确的两大领域。
云业务方面,熊玮估计今年一季度,主要中国云服务商的AI相关收入占比平均已达到10%至20%,年初至今市场对2025年的预期上升6个至13个百分点。预计云厂商将受益于AI需求的迅速增长和传统云服务交叉销售的增加,尤其是在AI普及率上升以推动更多推理需求的情况下。
广告方面,AI赋能的技术改进被证明能提高头部媒体平台的变现效率;公司评论和渠道调查表明,点击率、转化率和eCPM提高了5%—10%,而围绕广告形式的创新可能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推动长期增长。
企业AI智能体变现模式成熟
AI智能体方面,瑞银看到企业级智能体及垂直领域的推进相对领先,以及在看好AI基础设施、数字广告和垂直应用场景中的领先公司,有望率先实现可观的变现进展。
另外,AI智能体是AI应用程序的前沿领域,有望开辟种类多样的用例、推动行业和垂直领域渗透以及打开长期变现潜力。AI智能体是LLM赋能的智能系统,旨在自动化工作流程、增强决策并在各领域执行复杂任务,同时需要极少的用户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AI智能体还有望打开一系列变现模式,包括订阅、佣金、SaaS和工具/智能体市场。
同时,面向企业的智能体拥有较大潜在市场规模且变现模式成熟。中国通用和垂直企业软件的潜在市场总规模超过1.6万亿元。这为面向企业的智能体提供可观的市场机遇,可提升现有工作流程并赋能特定领域系统。变现模式已较为成熟(通常按席位或订阅定价),当效率切实提升且ROI明确时,企业用户更愿意付费。
鉴于垂直领域具有明确定义的工作流程,该领域智能体使用场景和ROI可见度应更高,有望支撑付费意愿。通过利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如行业领域认知),这些AI智能体可赋能相关岗位任务或实现完全自动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实现增收或降本。因此,垂直领域智能体有望比通用智能体更早变现。
相比,市场对通用消费类智能体有较高预期。目前面向消费者的智能体功能有限或者性能不及预期。在寻求信息、娱乐或商业时,通用消费类智能体有望成为用户的下一代触点,并在此过程中积累庞大用户群、黏性行为和行为数据。因此,预计头部互联网公司将继续发力探索嵌入式或独立通用消费类智能体,从而保持竞争力以应对用户流量和心智份额面临的潜在扰动,尽管该领域估计潜在市场空间为3.2万亿元,但变现进展可能仍是渐进式、间接的。
AI视频生成重塑内容行业
内容创作是关键AI应用和变现垂类。该领域AI能实现跨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多模态内容制作,扩展性强,经济高效,而且视频创作在AI商业化方面进展迅速。在需求端,预计电影/电视剧、广告和游戏开发中用例广泛,AI生成的视频可显著降低制作成本。供应端,模型能力的持续改进和推理成本的下降将推动更广泛的应用。AI视频生成有望通过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创作门槛和解锁新的变现模式来重塑内容行业。
目前中国模型在AI视频生成领域取得初步成功。虽然美国和中国的头部公司在大模型领域有所整合,但AI视频生成模型的竞争还处于早期阶段,一些中国公司已成为该领域的早期领导者。
其中,大多数开发商将其视频生成模型作为独立产品推出,独立于其核心大模型;另外,AI视频生成模型处于早期开发阶段,领先模型在速度、运动一致性、场景转换等关键指标上表现出不同优势;排名靠前的中国模型受益于其强大短视频平台积累的庞大视频内容库和人才库。
针对该领域,瑞银预计潜在市场空间庞大,降本潜力可观:根据计算,由于节省演员、道具、服装和视觉效果,通过AI生成5秒1080p视频的成本可能低于传统制作成本的0.1%。不过,当前的模型功能仍受限于剪辑长度、运动一致性和可控性。
南京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